阿富汗前政府腐敗內幕:軍官吃空餉,海關勾結省長撈錢,警察當街向政府官員索賄
總部位于喀布爾的智庫“阿富汗分析師網”(AAN)發布了一份對阿富汗前政府財政部長哈立德·佩恩達(Khalid Payenda)的采訪記錄。這位在政府倒臺前就辭職跑路的前財長以自己親身經歷,詳細解釋了腐敗是如何促成加尼政府在短時間內快速崩潰的。
根據佩恩達披露的前政府內部信息,腐敗幾乎滲透進了阿富汗政府的方方面面,省長人人貪錢、警察當街向政府官員索賄、軍隊“吃空餉”與承包商瓜分錢財……身為總統的加尼對于阿富汗的狀況卻幾乎一無所知,也從來沒有真正接觸民眾,只是活在一個由官員捏造的簡報構成的“空中樓閣”里。
“阿富汗分析師網”指出,佩恩達的見解以內部視角展現了阿富汗前政府崩潰背后的因素,他提到的前政府猖獗的腐敗、無能的政府、隨處可見的裙帶關系,無不為其倒臺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據介紹,佩恩達曾先后在阿富汗前政府的農村復興與發展部、財政部工作。2017年至2018年期間,他曾擔任阿富汗財政部副部長一職。2021年1月,他又接受加尼政府邀請就任財政部長。但到了8月11日,就在塔利班接連取勝、加尼政府搖搖欲墜之際,他又宣布辭職并離開阿富汗。
佩恩達在形勢不利之際倉皇出逃的行為,招致許多親前阿富汗政府人士的批評,許多外媒也認為此舉形同提前承認塔利班全面接管阿富汗。但佩恩達則堅稱,他當時“沒想到加尼政府倒臺速度這么快”。“整個阿富汗的省長,沒一個是廉潔的”
佩恩達在采訪中不留余力地揭露他在近7個月任期中的見聞,并試圖給自己打造一個“致力于改革的清廉官員”形象。他聲稱自己幾年前當副部長時完全沒想到加尼政府的腐敗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問題從喀布爾的政府機構到各個省份幾乎無處不在。首當其沖的就是阿富汗的海關,他形容這幾乎就是一個“能把人溺死的泥潭”。根據他實地考察的經驗,加尼政府在各地的海關從來就沒在乎過官方稅率,每一個海關都有自己的標準,而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爭搶貨物通關的“生意”來撈錢。
“比如說你從巴基斯坦進口貨物,而我是楠格哈爾省海關主管,我會告訴你不要走坎大哈的口岸,如果他們收你25萬阿富汗尼,我只收你21萬;而坎大哈省的主管接著會說他們只收20萬。這意味著海關的人有法子繼續賺錢,但國庫卻一直在虧錢。”
在此基礎上,海關主管又通過賄賂與當地省長相互勾結。楠格哈爾省的海關主管曾私下透露,他每個月要向省長支付4萬美元的賄賂,當地媒體也會以曝光貪腐為要挾索賄,他則交錢讓這些記者“閉嘴”。“實際上所有的省長都一樣,至少我沒見過廉潔的省長。”佩恩達說,“海關主管要給警察、省議會、國會議員行賄,有時候甚至還會給塔利班交保護費,這簡直是絕望的。”
為了謀取私利并湊夠行賄的錢,阿富汗各地海關也是拼了命地用各種手段撈錢。佩恩達舉例稱,他發現某次楠格哈爾省曾有價值120萬阿富汗尼(約合人民幣8.8萬)的杏仁入境,結果當地海關只申報了12萬阿富汗尼,剩余十分之九的關稅全被私吞。
這還僅僅只是加尼政府遍地貪腐的“冰山一角”,阿富汗各省就連警察攔路索賄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佩恩達提到,他某次與一名副部長前往坎大哈省的時候,當地警察公開向財政部索賄,要求他們交錢才肯放行,而不同車輛的“通行證費用”在3000至70000阿富汗尼不等。
士兵拿不到薪水,軍官卻享有奢侈生活
腐敗的問題同樣在阿富汗政府軍內部存在,這更是直接促成加尼政府以驚人的速度倒臺。佩恩達告訴AAN,所謂“30萬打7萬”的人數優勢都是不存在的,這支吃空餉、克扣工資、官兵差別對待的政府軍從一開始就不能指望有什么戰斗力。
他透露,政府軍中存在大量“走關系”的現象,不僅軍官和士兵的待遇差別極大,不同地區的士兵往往待遇差距也很大。來自楠格哈爾、巴達赫尚或其他貧困地區的士兵通常長期駐扎在與塔利班戰斗的前線,而那些“有門路”的人則可以躲在后方的喀布爾。
“(可憐的士兵們)連報酬都拿不到,他們的薪水都被花到別的地方去了,死去士兵的家人也得不到補償。”他說,“而我們軍隊里的一個少校,甚至是軍銜更低的人,也要有六七個人伺候,還配備軍車和司機。你指望這種人去打仗?他們只擁有阿富汗聯合安全過渡司令部(CSTC-A)提供的奢華生活,卻從不承擔責任。”
加尼政府崩潰的時候還有內部傳言稱,某位曾在阿富汗軍隊身居高位的部長在“跑路”之前,至少給自己斂了9億阿富汗尼(約合人民幣6623萬)的“秘密行動資金”。
但即使是在前線作戰的部隊,其經費和物資也往往得不到保證。佩恩達列舉西部重鎮赫拉特省的例子稱,即使是阿富汗赫赫有名的大軍閥、赫拉特曾經的統治者伊斯梅爾·汗(Ismail Khan),也僅從喀布爾手里拿到了600萬阿富汗尼(約合人民幣44萬元),其余經費統統不知所蹤。
他還提到,有一名了解赫拉特當地狀況的阿富汗議員曾私下透露,赫拉特機場里儲存著大量彈藥,但這些彈藥直到塔利班占領赫拉特的時候都沒能運到政府軍的手中。
“吃空餉”的現象更是在政府軍中廣泛存在。很多阿富汗前政府官員最后都會發現,加尼政府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30萬大軍”,其實際兵力大概也就在4到5萬左右,剩余的都只是各級軍官捏造出來吃空餉的“陰兵”(ghost)。
“在一支本該有1000人的部隊里,實際只有35個人。他們和承包商串通支付了食物及其他物資的費用,并一起瓜分了多出來的錢。”
這種“災難性”的腐敗一直持續到了加尼政府倒臺的那一刻。佩恩達說,在最后幾周時間里,加尼頒布法令下撥120億阿富汗尼(約合人民幣8.8億元)以資助各地民兵武裝,但這筆錢基本上被不知從哪摻和進來的各省省長和阿富汗國家安全局(NDS)給貪了個七七八八。
內閣阿諛奉承,總統脫離現實
在這種種腐敗亂象不受約束地滋生和蔓延的背后,也少不了加尼政府的無能和不作為。根據佩恩達的說法,加尼對阿富汗國內問題的見解是基于他獲得的政府報告和簡報,而這些簡報大多都被官員認為修改過、并不反映真實情況,整個政府的統治是“脫離現實的”。
他宣稱,加尼手下的官員在提交簡報前,通常會修改其中一些內容,報喜不報憂的情況時常出現;加尼的許多政策都是根據簡報實行的,因此摻過“私貨”的簡報甚至還能成為打擊政敵的手段。“就算他拿到了正確的信息,他也知道什么信息需要處理,而什么信息又‘需要被忽略’。”
加尼當然不會成天窩在喀布爾的總統府不出門,他也會視察阿富汗各地,但這個流程似乎也充滿了從上到下的欺瞞。佩恩達宣稱,加尼視察各地時接觸的人都是各地“篩選過的”,因此并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前政府內閣則起到一個“幫兇”的角色。他在采訪中點名痛罵前第一副總統阿姆魯拉·薩利赫(Amrullah Saleh),指責后者成天在內閣會議里對加尼“阿諛奉承”、煽動加尼的自負心理。而加尼本人似乎也樂于被人奉承,光顧著在會議里發表講話而不是討論問題。
“他們就像活在一個‘泡泡’里,還把總統也按在‘泡泡’里。而總統的問題在于他的態度,他看不起人。好人全都離開了,只剩下那些腐敗或奉承他的人還留著并控制著一切。”佩恩達批評說。
但由于佩恩達自己也是這個“沉默無能的內閣”一員,因此他倒也沒忘記在采訪中列舉自己的“廉潔行動”來替自己說好話。只不過,這些行動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比如他聲稱,他曾要求辭退財政部一名向商人索賄的副部長,但因遭到薩利赫等內閣反對而告吹。
“美國把腐敗當成在阿富汗失敗的借口,但忘了自己就是推動者”
阿富汗前政府的腐敗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其腐敗程度之深可能出乎人們的想象。但這些腐敗背后的推手,不僅僅只有官僚機構相互勾結和無止境膨脹的貪欲,更有扶持“傀儡政權”、插手阿富汗事務的美國無底線的縱容甚至是煽動。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在8月22日一篇評論文章中就提到,美國完全知道自己占領下的阿富汗有多腐敗,也完全知道自己在這種腐敗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美國政府自家的阿富汗重建特別檢察長辦公室甚至還發布過164頁的報告,揭露美國自己如何鼓動阿富汗“精英”斂財。在美國長達二十年的統治中,他們扶持的阿富汗政府甚至形成了一種奇怪的政治模式,即阿富汗官員就算因為涉嫌貪腐被抓,他們也能夠以各種方式逃避起訴。
NBC指出,美國關注的只有與自己利益密切相關的所謂“阿富汗安全問題”,而為了這個目標他們不惜向阿富汗經濟注入百億美元,利用各種監管和法律漏洞與心懷鬼胎的政治掮客合作。
在公開場合里,美國官員個個宣稱不會放縱腐敗,但在背地里他們從不關心阿富汗的腐敗問題。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幾十億美元非法資金流入中東的洗錢熱點地區,而美國對此不聞不問。
這樣巨大的開銷當然不是有去無回。美國《華盛頓郵報》2019年披露的2000頁美國政府機密文件表明,美國的軍火商和軍事承包商是最大的“受益者”,從巨額軍費中撈到不少好處。《紐約時報》今年9月13日一篇文章則援引2008年一項統計指出,大約40%的錢還是能以各種形式回流到美國人手里。
美媒稱,在過去二十年時間里,美國政府為了阿富汗戰爭花費了8370億美元,為了所謂的“重建和援助”花費了1450億美元,但阿富汗的GDP每年還是只在40億到200億美元之間徘徊。
盡管《紐約時報》試圖為美國入侵阿富汗“洗白”,但它也承認,美國為了自身利益助長阿富汗的腐敗,大量的資金流入腐敗官員、投機分子和某些與美國政府關系密切的美國人的口袋里,長達二十年侵略投入的資金從未讓阿富汗人民受益。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喬納森·古德漢德(Jonathan Goodhand)評價稱:“阿富汗的腐敗常被西方當作解釋失敗的借口。美國人把矛頭對準阿富汗人,卻忽略了自己就是贊助這個利益鏈條并從中牟取利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