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協會(IIF)在《全球債務監測》報告:2023年全球債務(包括政府、居民、企業)再創歷史新高,達到了313萬億美元,增幅較2022年超過15萬億美元,其中政府債務89.9萬億美元。
美國政府債務規模從1990年的3.2萬億美元一路狂飆,到2023年年底政府債務總額升至34萬億美元,已經連續十年位居全球第一。美債的增長速度還遠遠超過其整體經濟的增長速度。根據IIF的統計,2023年四季度美國政府債務占GDP比例已達120%,相較于2022年同期增長了3.1個百分點。財政赤字貨幣化也已經在發生,疫情后財政擴張與貨幣寬松協同性空前加強,美聯儲通過量化寬松大量增加基礎貨幣,購買本國國債規模顯著攀升,在2021年底美聯儲持有美國國債份額甚至達到24%,2019年這一比例僅為13%。
截至2023年底,歐元區政府債務規模達到12.6萬億,創歷史新高。其中希臘、意大利、葡萄牙、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六國的政府債務與GDP之比均高于100%,尤其是希臘、意大利的負債率高達165.5%和140.6%,遠遠高于歐盟設定的60%目標。而作為歐元區“火車頭”的德國負債率相對較低,為65.9%。
根據IMF數據,1990年日本政府總債務僅為290萬億日元,2022年日本的已經高達1449萬億日元,三十年間日本的政府債務增長了5倍。從負債率來看,1990年日本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僅有63%,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日本政府負債率突破100%,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經濟危機接踵而至,2010年日本政府負債率突破200%。新冠疫情暴發后,2020年日本政府債務率猛增至259%
IIF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31個新興市場國家包括政府、居民和企業債務高達104.6萬億美元,與占GDP比例達到了255%的新高,巴西、印度、阿根廷等國家的增幅最大。其中阿根廷因償債壓力過大,2022年被迫向IMF尋求援助,先后達成了445億美元的債務重組協議和60億美元的IMF貸款,2023年政府債務占GDP比例為91.1%,較2022年提升了13個百分點。2023年巴西、印度政府債務占GDP比例分別為86.2%與82.7%,與2022年相比分別增長了2.3與0.9個百分點。